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党建引领聚合力 乡村振兴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5-06-30 来源:陕西党建网

<p style="text-indent: 2em;"><br/></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rc="/upload/image/20250630/1751262837960800.jpg" title="1751262837960800.jpg" alt="90.jpg"/></p><p style="text-indent: 2em;">今年以来,延安市安塞区砖窑湾镇贾居村党支部深入贯彻落实区委"三有三创"制度要求,紧扣"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部署,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聚焦"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主线,创新实施"四聚焦四创建"工作法,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p><p style="text-indent: 2em;">聚焦组织建设,创建服务型支部。组织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根基。该村坚持把建强支部、优化服务作为首要任务,多措并举提升党组织战斗力。一是建立健全了乡村振兴服务体系,设立了便民服务工作站,推行村干部代办帮办制。设立政策宣传岗、便民代办岗、社会保障岗、信访维稳岗四大类,由村“两委”成员轮流坐岗,开展便民服务。工作开展以来,累计为群众办理证件材料复印35件,开具证明33件,残疾证代办3件,养老、合疗缴费代办260件。二是以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大力开展村级后备干部培育。今年以来,累计培育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候选人3人,“两委”班子候选人3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人,发展党员2人,回引回乡创业大学生3人。真正实现了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强村资源,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活力转化为振兴动力。三是注重发挥种养殖大户的示范引导作用,不断发挥党员骨干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党员种养经验丰富、市场信息渠道广、抗风险能力强等优势,带动帮助其他农户,建立以大带小的种养互助帮扶模式,避免单打独斗、无序种植、规模种植、增强扩风险能力。四是抓制度规范,促进工作落实,提升支部服务质效。严格落实“第一议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进一步推广实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落实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党务、村务每季度公开一次。</p><p style="text-indent: 2em;">聚焦强村富民,创争发展型支部。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该村立足资源禀赋,盘活集体资产,培育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新路子。一是积极探索依托贾居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争取项目资金,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实体。回购原正大养鸡场,改造升级后整体打包出租,从而帮助村集体每年固定增收8万元。在贾居村贾居组新建了10座集体经济大棚,使得原来的14座集体经济大棚增加到了24座,每年可成功帮助村集体收缴租金24万元。二是抓实农村党员致富创业工作。切实抓好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实用人才培育,重点培育种养大户高勤东、武效全、常磊磊等党员骨干,使其成为农民勤劳致富的“领头雁”,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实现培养一个,带动一片的良性效益。三是按照“一村一品、一组一特”的要求,以贾居、芋子坪、窑则沟等产业条件好的村组为点,以点带面,全面辐射带动其他村组不断发展壮大三大产业,形成“集群效益”和“连片”发展,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帮助群众增收致富。</p><p style="text-indent: 2em;">聚焦党员管理,创树示范型党员。党员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该村创新党员管理模式,让先锋作用看得见、摸得着,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为了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结合村情实际,村党支部探索推广了“双培双带一承诺”(“双培”就是培养优秀青年入党、培养年轻村干部成为业务骨干;“双带”就是党员带动群众、典型带动落后;“一承诺”就是党员领岗承诺制。)工作机制,推动党员干部在夯实党建基础,推动乡村振兴方面敢闯敢拼、示范引领。截至目前,全村共39名党员,参与认领岗位的有21名,认领政策法规、村务监督、公共事务、产业发展、文明新风等5类16个岗位,认岗承诺58条。有3名党员通过支部培育,成为了产业骨干;有3名产业能手因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群众口碑好,入选村级“两委”班子候选人。</p><p style="text-indent: 2em;">聚焦基层治理,创建文明和谐新村。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保障。该村坚持法治、自治、德治相结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村党支部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灵活运用“网格+”工作法,通过“+”的方式,把支部、党员、网格化工作方法融入到各项工作之中,以“三治”为手段,全力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创新工作载体,强化法治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从源头上解决群众问题。定期召开“板凳会议”,把会议地址从党员活动室延伸到群众“家门口”,群众不用出门就能反映问题、解决问题。二是优化网格治理,激发自治动力。支部书记担任一级网格长,主要领会传达上级政策及会议精神,指导落实各项工作;村“两委”成员担任二级网格长,具体包抓二级网格区域,具体落实各项工作;党员和村组长担任三级网格长,主要负责联户,每个网格员联系农户不超过30户,通过“口袋式”管理,开展网格内社情民意调查、政策宣传、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防返贫动态监测、重点人群管控等基础工作。三是注重文明实践,挖掘德治潜力。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引导村民积极向上,打通乡村德治体系的“快车道”。健全“一约四会”制度,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用制度约束行动,用行动提升素养,推进乡村移风易俗活动,凝心聚力剑指陈规陋习。充分发挥贾居村红白理事会约束监督作用,广泛宣传文明婚嫁、婚丧简办的重要性,引导群众杜绝铺张浪费、抵制封建迷信,争做移风易俗的践行者。</p><p><br/></p>
返回列表